台灣學子的北大生活:交流沟通“永不结業”
台大學生與北大家生合影纪念。5月的北大校园里,迎来了15名来自海峡對岸的台灣學生。
台灣大學政治系和北京大學國际瓜葛學院配合组织,由北京大學台灣钻研中間鞭策的“台大败大校园菁英规划”始于2005年,现在已展开了5個年初。本年的15名台灣學生中,有3名硕士钻研生,12名是本科生,5月9日至21日,他们在北大开展了一次特别的交换勾當。
在北大,這些台大學生可以按照樂趣選择课程旁听。他们也會跟结對的北大校友结伴,一块兒旅游胜景奇迹,抑或在窄窄的胡同里感觉古都的今昔剧变。
固然只是短短两周時候,北京、北大,却给他们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因為此次台大来的學生都是政治系的,以是他们對與政治相干的课程比力存眷。北大國际瓜葛學院给台大學生供给國际瓜葛學院的课表,他们可以自由旁听凭何感樂趣的课程。
台大政治系國關组本科二年级的季候是第二次来北京。
他4年前跟游览團来過,玩了5天。時隔4年,他的感觉是“北京的变革很大”。他在北大听了不少课,如冲突學概论、台灣概论、中國對外瓜葛史、今世西方政治思潮、交际决议计划理论和实践、毛泽东思惟概论、國际政治與世界社會主义、中亚列國政治與交际、中國传统修建等。
谈到在北大听课的感觉,季候感觉颇多。他说:“可以感觉到五四精力在北大的传承。令我感觉出格冲動的是北大的兼容并蓄,這几天听了這么多课,感觉教员之間思惟不同极大,却都能在北大讲课,且遭到學生尊重。每堂课竣事,學生城市拍手。教员们上课還常提出很多开导性、非主流的设法,讓咱们可以思虑到平常疏忽的一些概念,這也是北大一個长处。”
爱笑的张瀚文出格喜好摄影,能在不少处所找到摄影的灵感。這是她第一次来北京,她说北京和她想象中的同样,很大,马路很宽,人不少。
谈到北大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她笑着说:“北大的學生好勤恳!”即便很早去藏书楼,里邊也已有了不少人。
這次台大的15人中有3名钻研生,就担任起團长和副團长的职务。團长邵志伟線上骰子遊戲,也深入地感觉到了北大同窗们的勤恳,“藏书楼很大,书不少。大師進修很當真,很吃苦,很早城市去查資料看书甚么的”。
一對一的北大學友還约请他们一块兒去上自習,讓他们深感百年北大稠密的進修氛围。
倘佯在未名湖畔,徐容祯時時對湖邊的垂柳發出惊叹“好有诗情画意”、“如许的处所最合深層肌肉放鬆器,适开念书會了”。
徐容祯先容说,他们在台灣常常开念书會,由同窗指定读的书目,然後感樂趣的同窗一块兒浏览、會商,“一般都是借课堂,若是在未名湖畔,可以在垂柳下席地而坐,扳谈會加倍轻松自若”。
在北大的糊口,台大學生也跟北大學生同样,辦饭卡買饭、買德律风卡打德律风、背着包走街串巷。年数相仿的北大學友给了他们不少帮忙,他们说“有一种回到認识的处所的感受”。
北大的江许婷,来自福建,與台大的學生沟通起来比其他同窗便利,因而就做起了大師的翻译。江许婷感觉在跟台灣學友交换中,领會到了两岸不少不异與分歧的地方,收成多多。
北大的陈畅提到了一個成心思的细節:他们去颐和园玩的時辰,因為大陆游览景点學生票是半價,北大的學生能買到學生票,台大的學生把學生证递给售票员的時辰,售票员肯定學生证在有用期内以後,也賣给他们學生票。一样,在片子院台灣的學生证也能够買到學生半價票。
北大09本科生惠雅莉同窗此次也與台大學生结成對子。她暗示几多有些遗憾。“交换的時候真的很短,還可以再长一点。很遗憾没有带台灣學姐领略北大的社團文化。”
北大09本科生叶若伊很感激如今科技的前進,台大學生来北京以前可以經由過程邮件、MSN沟通,有些台大同窗買了北京的SIM卡,泛泛可以發發短信,打打德律风。“這類接洽今後還可以或许继续连结。”
第五期“台大败大校园菁英规划”的毕業式,于5月21日在北大國际瓜葛學院举辦,這是一场简略朴实而又象征深长的毕業式,主持人北京大學國际瓜葛學院张植荣教员说毕業式之以是没有辦的像开業式廢鐵回收,那样盛大,是由于這類交换沟通“永不毕業”。
在毕業式上多位教员和同窗都提到,两岸缺少的是沟通,像如许的黉舍間、學生間的交换是颇有益的。
會上提到至多的仍是北大學子何時可以或许组织集團去台大交换。北大這邊正在踊跃鞭策如许的集團交换,今朝到台灣交换的足浴包,情势根基上都是小我,“台大败大校园菁英规划”也一向是台大组织學生到北大来交换,两邊都在踊跃尽力,但愿可以或许早日构成一种真实的互動。台大的同窗也但愿能有機遇在台灣款待北大的同窗。
“這是一個新的起头,而不是竣事,很是成心义。咱们也在尽力推動北大的同窗去台灣,去领會台灣,但愿今後常来常往。勾當是延续的、不竭举行的,感情也是!”國际瓜葛學院的李义虎传授如是说。(杨迪 修桂芳岳林涓)
頁:
[1]